2025年5月18日,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指导下,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举办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聚焦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沉浸式游园会、非遗活态展示、文物深度导览及馆长讲堂等多元形式,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参与,在琼岛掀起一场民族文化体验热潮,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文化活力。
游园会:解锁民族文化新玩法
作为活动亮点之一,游园会以趣味互动与知识传播为主线,打造“可玩、可学、可感”的博物馆体验场景。在“3D文物模型拼接”区,观众化身“文物拼接师”,通过观察碎片纹路、分析结构,亲手复原文物模型。
在知识问答区,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化身“历史引路人”,以问答形式向观众普及海南少数民族文化、文物保护法规及馆藏故事。集章打卡环节串联全场,观众通过完成文物拼图、知识挑战、打卡墙合影等任务,集齐印章兑换精美礼品,收获感满满。
非遗活态展示:让传统技艺“触手可及”
活动特邀黎族纺染织绣、制陶、编织及苗族蜡染刺绣等四大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演。黎族阿婆手中的纺车织出斑斓黎锦,陶土在指尖化作古朴器皿,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观赏,深入了解非遗技艺。
深度导览+馆长讲堂:解码民族记忆
在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观众穿梭于黎族织锦文物之间,通过多媒体影像与实物陈列,沉浸式感受海南少数民族的迁徙史诗与生活哲学。当天上午,副馆长陈佩以《跨越时空的对话:馆藏文物与非遗技艺的“双向奔赴”》为题,结合海南文物保护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现场观众直言“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必修课”。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观展模式,通过游戏互动、参观讲解、现场展演、主题讲座等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触手可及”。千年文脉绵延不绝,文化薪火代代相传。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肩负“文化中枢”使命,深挖民族文化遗产内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凝聚文化向心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琼州篇章。
图文 | 谢晓科 冯紫娴
编校 | 蒋林利 杨一帆
审核 | 苏文殷
审定 | 罗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