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博过大年,文化润民心。1月23日至2月12日,省民族博物馆先后推出了“义务挥春送春联”、“馆长讲坛”、“馆藏文物拓印”、“蛇年生肖打卡”、“诗词活动”、“茶文化体验”、“元宵游园”等具有浓厚春节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7场次,展现海南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近18143人次,讲解28场次,其中很多是家庭亲子游及外地游客等,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义务挥春送春联
1月23日上午,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把吉祥祝福送到千家万户,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开展了为广大群众义务挥春活动。本次活动现场为群众送出100多福对联及“福”字。
挥春“写春联”
送福合影
二、馆长讲堂
大年初一,省民博喜庆洋洋、游客如织,各项春节活动有序开展。随着新年第一天大门的开启,省民族博物馆馆长罗文雄便来到大门等候,欢迎游客朋友到民博参加过大年活动,并与大家共贺新春佳节送祝福。随后在多功能厅为大家开启系列活动之一新年第一讲——“馆长讲堂”,主题为“海南黎族过年习俗”。罗馆长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学术功底为大家生动的讲述了黎族同胞过春节开展的祭祀活动、迎接财神、酒文化等传统民俗活动内容。“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14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黎族地区春节同样寄托了人伦情感、家国情怀,既有黎族的特性也有民族的共性,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罗馆长鼓励大家春节期间深入到黎族地区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独特的、浓郁的、热烈的黎族同胞过年氛围,体验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罗文雄馆长讲课
三、馆藏珍贵文物“朱庐执刲”等文创拓印送“福”
春节期间,“朱庐执刲”金蛇等文创拓印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参与。现场准备了独具特色的蛇年“福”字红包,以及刻有朱庐执刲、渔乐图等经典纹样的滚轮印章。游客们亲自动手,在印有博物馆logo的红包上拓印,一个个饱含祝福的红包在手中诞生。孩子们兴奋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纹样,家长们则在一旁耐心指导,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大厅。
文创拓印
四、蛇年生肖打卡
春节期间,蛇年生肖拍照打卡区人气爆棚。以馆内蛇纹文物为元素设计的“蛇”年生肖打卡拍照KT版别具一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无论是一家人的温馨合影,还是朋友间的欢乐自拍,大家都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下这独特的新年记忆。
KT版打卡
五、诗词抢答
诗词活动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游客们在游客中心领取集章卡后,便开启了一场诗词探索之旅。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抢答,家长们也在一旁加油助威,让这个新年充满了知识的乐趣。
诗词抢答
六、五指山茶文化体验
茶文化体验活动也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宁静而优雅的文化体验。在现场,茶香袅袅,茶艺师们身着传统服饰,优雅地展示着茶艺,一招一式尽显茶文化的韵味。群众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茶艺师讲解茶文化知识,观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绽放,品味着茶香四溢的茶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茶文化体验活动让人们慢下脚步,感受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为新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宁静与美好。
茶文化体验
七、元宵游园活动
今天是元宵节,上午馆区群众如织,金蛇灯谜会、剪纸体验、非遗编织体验、民族美食分享活动同时上演。
猜灯谜
在馆院,五彩斑斓的花灯下,设置悬挂着一道道蛇年专属灯谜,游客兴高采烈的解开灯谜,收获满满。在剪纸活动现场,大家跟着剪纸技艺传承人剪出各式各样“蛇”形生肖。非遗编制活动,黎族藤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亲临现场,为大家演示这门古老技艺的神奇,看纤细的藤竹在传承人手中化作栩栩如生的“蛇形”工艺品,大家纷纷赞叹,传统工艺的魅力真棒。美食分享现场,主要为群众准备了海南少数民族特色小吃,有水果、苗族三色饭、黎族竹筒饭、斑斓糕、椰子bua、年糕等。每一口都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浓缩,让群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浓郁的节日氛围。
剪纸、藤编活动
剪纸活动
藤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