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收藏文物“活起来” ——乐东黎族自治县民间博物馆调研随想

  •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3-17
  • 分享到:

  

  海南岛是祖国南疆的第二大岛屿,历史悠久,古称珠崖、琼州、琼崖。在海南岛上的世居民族为黎族、回族、苗族和汉族,历代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文遗物,独具海岛民族风情,展示着海岛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乐东黎族自治县是海南沿昌化江两岸延伸到南海沿岸的黎族聚集的地区,同时拥有高山、河流、平原、海岸线,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乡土文化浓厚,乡村崇礼重教,乡贤士绅辈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乐东出现一批民间收藏家,逐渐兴起和设立了民间博物馆。这些收藏家有的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人才,也有本土出生的地道农民和黎族姑娘,他们以具有独到眼光,个人的兴趣爱好,被海南岛上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所吸引,有意识的征集、收藏、研究文化瑰宝。这些收藏家几十年如一日,以坚韧不拔的勇气,攻克无数困难,坚守收藏与搜集民间文物,历朝历代珍贵物证得以保存,为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何保护、利用这些民间收藏家征集到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物,更能发挥民间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各民间博物馆馆长发表了不同的心声,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使藏品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永久的保存,使藏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围绕民间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为中心,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业务副馆长罗文雄多次带队深入当地黄流龙窑博物馆琼南历史文化民间博物馆、白沙河谷博物馆、崖州布博物馆、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进行调研,帮助民间博物馆进行藏品整理、鉴定、分类和建档,提出民间博物馆寻找发展思路指导性意见,让藏品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永久的保存,使藏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让民间收藏文物“活起来”。

  黄流龙窑博物馆  馆长容族新先生,主要着重黄流龙窑陶瓷的收藏与研究。1981年参与制陶和烧陶,1984年合伙创建新民村陶器五厂,厚爱制陶业。1986年开始收集其他传世玉镯和银元,铜币和瓷器,随着不断积累收藏知识,扩大收藏规模,足遍南从陵水县的隆广镇至西部詹州市的海头镇,中部黎村、苗寨,走村串户,收集能代表海南本土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老物件,从本地新民村古龙窑唐、宋、明、清各种陶器,到黎族生产生活器具,黎族棉麻织品的黎锦绣被(龙被)、苗服刺绣;明、清家具、瓷器、铜器、铁器、石雕;新时代石器,崖州民歌善本等等,种类多样,共有藏品2819件。同时容先生也在馆内设了黄花梨艺术馆,自己加工黄花梨艺术品,以维持博物馆的运维。容先生表示:为保护好海南本土文化,守住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好我们海南国际旅游岛,贡献一份力量,在家乡创办一个民间文化博物馆,馆名“崖州千年龙窑藏美博物馆”。

   

  

  

罗文雄副馆长与容族新馆长交流工作体会

   

    

  琼南历史文化民间博物馆  馆长蔡宁先生自1995年以来,仅靠一己之力,倾其所有,行走在琼南黎汉乡村,“以收集散落民间的海南万年历史文化碎片”为目标,二十几年来致力于收集“琼南万年历史文化体系”实物载体,收藏内容涉及海南地理、历史、民族风情和乡规俚俗等。琼南历史文化民间博物馆展示内容分为琼南史前文化展区、琼南古陶瓷文化展区、琼南黎汉传统工艺展区、琼南书契文化展区、琼南古建文化展区和琼南耕文化展区,共六个展示区。最具代表性藏品系列是海南一万年前至四千年前史前文明大系,收藏海南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多达1000多件,其中史前厚形制大石斧、石戈、蝶形石饰丶记忆石棒、陶刀等藏品,填补了海南历史考古的空白,蔡宁先生被兴誉为“收藏海南史前石器民间第一人”。


  

    

  蔡宁先生介绍他收藏一件年限最早的地契——康熙56年正月十六日立的地契

   

    

   

    

   

    

  琼南历史文化民间博物馆展厅一角

   

    

   

  崖州布博物馆  周长征先生从事本土文化收藏和保护工作30余年,走南闯北,用个人积蓄保护本土文化创设了崖州布博物馆。是海南本土文化挖掘、收集、抢救、保护和研究的基层一线专家,乐东黎族自治县乡土人才。目前,乐东黎族自治县“为民办实事”,以乡土人才为抓手,加快培育造就一批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具有引领作用的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计划利用利国镇新联小学闲置资源,以周长征先生的博物馆为基础,2021年7月10日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业务副馆长罗文雄带队,专程帮助周长征先生收藏的黎族苗族棉麻纺织品进行整理鉴定、分类、建档349件(套)。为创建乐东黎族自治县乡土人才培育和乡土文化传承基地做好前期准备。

  堆积在楼梯上的民族文物

  罗文雄副馆长在崖州布博物馆鉴赏黎族纺织品

  

  

  

  罗文雄副馆长在崖州布博物馆鉴定崖州龙被

   

  白沙河谷博物馆  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于2010年开放,面积25亩,除了遗址景观,还有植物300多种。馆长袁金华先生经历四十多年的深入挖掘收集、保护可达5000多件的海南本土黎、苗、汉族历史文化藏品,从旧石器时代到各朝代的各类文化遗存实物,黎汉棉麻织品,生产生活器具,资料及图片等。为了保护、展示海南乡土历史文化,2012年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业务副馆长罗文雄带领一支鉴定组为白沙文化园鉴定一批黎族文物1333件套。2016年袁金华先生经过多方面自筹资金,同时得到省、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资金帮扶下,先后建成了二座1000平方米的展示馆,展示了以黎族文化为主的陈列,对外开放,接待相关部门、中小学生、高校研究生、和国内外学者和观光游客。

   

  

  参观白沙河谷博物馆

   

  

  

工作组与白沙河谷博物馆馆长袁金华交流




罗文雄副馆长带领鉴定组在白沙河谷进行黎族文物分类建档工作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  馆长王秀芹女士是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人,是乐东县黎族女收藏家。王馆长说,从小看见自己本民族的服装服饰很漂亮,就收集起来,慢慢的,越收越多,扩展到外村去收集,包括收集的黎族生产生活器具和棉麻纺织品,收藏数量已达2000件(套)。数量众多,愁于无地可存,无地可展,其中也把一部分多重的藏品转手出去,以物养物,艰难运维。2019年乐东县委县政府领导视察当地发现这批文物没有“家”,乱堆乱放,决定帮扶。2020年1月,乐东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帮扶出资在王馆长的住宅地上建起了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主要展示了黎族的服饰、剪纸、制陶、竹编、生产生活用具等。王馆长这批文物终于从此有了正式的家安生,但是现在的展示馆里只有三台立式空调机,平时无法每天开机,做不到恒温恒湿,面对今后的预防性的保护和运行资金的困难如何解决,如何提高、发挥文物更大的社会效益?王馆长很苦恼。

工作组在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留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海南黎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东民间博物馆藏品具有记录、研究海南黎汉百姓渊薮追源、劳动生产、民族交融、技术技艺、民俗传统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价值。虽然已受到政府重视和帮扶,但是如何能保持运维,资金从何而来,民间博物馆发展面对的难题如何解决?

  收藏家们谈到,非国有博物馆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展馆条件有限,长期没有形成稳定的收益发展模式,步履维艰,出现严重亏损状况。针对民间博物馆如何保护文物、如何面向社会、如何生存下去等问题?罗文雄副馆长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首先要从博物馆负责人自身入手,转变固有观念——把公益性服务性放在第一位,争取纳入国家扶持的博物馆,为民间博物馆的发展谋出路;其次,民间博物馆要注意对外开放接待观众、研学活动、青少年爱国主义重等细节方面的记录。第三,在展馆安全、卫生、场地维护、机构组建、藏品数量等都要有详细的文字记录;第四,民间博物馆要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提升库房条件,避免风险隐患,保证藏品安全。第五,民间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多、种类丰富,有相当数量的民间藏品“养在深闺人未知”,如何利用这些藏品,让民间博物馆藏品“活起来”,这是各级政府值得深思、扶持和引导的问题!




作者 | 陈梅菊